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兴趣投入资源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近 2022 年 12 月 COP15 上决定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GBF) 就是例证。GBF 致力于了解生物多样性为何正在下降以及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来扭转这一趋势。
然而,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实施该计划具有挑战性,因为有关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信息并不是到处都能均匀获得,而且在许多地方都是不确定的。
利用现有数据,科学界和政策制定者能否真正了解他们是否在实现国际生物多样性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即使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能更好地了解大多数国家生物多样性如何以及为何发生变化,就很难评估 GBF 中概述的国家计划的效果。
“即使政策阻止了动物数量的下降,我们从数学上表明,在许多地方,很难对各种类型的物种(62 个国家和物种组中的 48 个)进行高度确定的改善,”来自澳大利亚的 Brian Leung 教授解释道。麦吉尔大学生物系和比勒环境学院以及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这是因为检测进展受到当前描述动物种群趋势的数据不确定性水平的限制(记录要么太稀疏,要么太可变)。”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点,合著者安德鲁·冈萨雷斯教授将这个问题与监测病后心脏健康的恢复情况进行了比较。
“如果医生没有保存有关一个人心脏健康状况的良好历史记录,这将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且如果没有良好的过去记录,就很难知道心脏是否因为正在接受的治疗而正在康复。现在,想象一下,如果过去没有收集或衡量未来的全国心脏健康数据,试图检测所有加拿大人的平均心脏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善(也许通过遵循政府的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