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方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约 14,500 至 10,500 年前,在末次冰期的过渡时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从约旦东部的湿地收获植被,为鸟类创造了栖息地,否则这些鸟类就会迁徙。理论揭示。
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人类活动不一定会损害生物多样性,但可能会让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共存。
人类的存在通常会对动植物产生负面影响,而我们的物种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在这项题为“水禽蛋壳完善古环境重建并支持黎凡特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时期的多物种生态位构建”的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学和都灵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一些人类活动通过改变特定的生态系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令人鼓舞的影响。
“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是约旦东部的舒拜卡湿地,该湿地现在只是季节性洪水。但最近的证据表明,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有水,因此水禽和其他物种也有可能在那里生存。如果它们有合适的栖息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哥本哈根大学的动物考古学家丽莎·约曼斯 (Lisa Yeomans) 说。
研究小组在舒拜卡遗址进行的挖掘工作提供了证据,表明在这些遗址上居住或长或短的时间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不仅从湿地收获新生植被,而且还猎杀水禽并收集它们的蛋和羽毛。
“考古记录中存在幼鸭和天鹅的蛋壳和骨头,这表明这些鸟类确实全年留在湿地繁殖,而不是返回欧洲。我们知道这些鸟类的现代后代可以留下来繁殖。 ” Lisa Yeomans 补充道,“但前提是环境适合它们,而且我们认为人类对湿地植被的管理确实通过收获植被为它们提供了合适的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