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需要是发明之母”被用来描述我们文化进化的源泉。毕竟,匮乏时期的需求迫使人类不断发明新技术,从而推动了我们物种非凡的累积文化。但一项发明只有被许多人学习和传播才能成为文化。换句话说,发明必须通过社会传播。
但推动社会传播的力量是什么?一项涵盖 18 年野生猩猩数据的长期研究表明,答案可以在动物的环境和相应的资源可用性中找到。该研究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莱比锡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了雄性猩猩如何向其他猩猩学习,发现在食物丰富的栖息地长大的个体更倾向于关注社交信息。这一发现证明了动物的生态如何影响其社交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新行为成为具有文化属性的创新的可能性。
“我们已经证明,动物的生态环境和各自的资源可用性不仅对个体的社会学习机会产生连锁反应,而且对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社会学习倾向也产生连锁反应,”第一作者朱莉娅·莫辰(Julia Mörchen)说。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MPI-EVA) 和动物行为研究所 (MPI-AB) 以及莱比锡大学 (UL) 的团队研究了来自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野生种群的成年雄性猩猩。 “由于其独特的生活史,成年雄性猩猩对猩猩的社会学习提供了独特的见解,”莱比锡大学的博士生莫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