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了一种称为假真空衰变的现象

导读 在纽卡斯尔大学的理论支持下,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实验首次产生了真空衰变的实验证据。在量子场论中,当不太稳定的状态转变为真正的稳定状态
2024-01-23 10:18:36

在纽卡斯尔大学的理论支持下,在意大利进行的一项实验首次产生了真空衰变的实验证据。

在量子场论中,当不太稳定的状态转变为真正的稳定状态时,称为“假真空衰变”。这是通过产生局部小气泡来实现的。虽然现有的理论工作可以预测这种气泡形成的频率,但还没有太多的实验证据。

现在,由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首次观察到这些气泡在精心控制的原子系统中形成。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提供了量子系统中通过假真空衰变形成气泡的实验证据。

结果得到了理论模拟和数值模型的支持,证实了衰变及其热激活的量子场起源,为原子系统中非平衡量子场现象的模拟开辟了道路。

该实验使用温度从绝对零开始低于微开尔文的过冷气体。在这个温度下,随着真空衰变,气泡会出现,纽卡斯尔大学教授伊恩·莫斯和汤姆·比拉姆博士能够最终证明这些气泡是热激活真空衰变的结果。

纽卡斯尔大学数学、统计和物理学院理论宇宙学教授伊恩·莫斯 (Ian Moss) 表示:“真空衰变被认为在大爆炸中空间、时间和物质的创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迄今为止,没有实验测试。在粒子物理学中,希格斯玻色子的真空衰变会改变物理定律,产生所谓的“终极生态灾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