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中心思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

导读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中心思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
2024-06-17 07:20:03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中心思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2、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萧萧暮雨子规啼②。

4、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6、 ① 元丰五年(1082)三月谪居黄州期间作。

7、《东坡志林》卷一载:“(余)因往(沙湖)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8、……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9、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10、蕲水,今湖北浠水县,在黄州东。

11、兰溪,出箬 竹山,溪两侧多生兰草,故名。

12、 ② 萧萧,同潇潇,雨声。

13、子规,杜鹃的别名。

14、 ③ 休将,不要。

15、白发,指老年。

16、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17、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18、 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19、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20、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1、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22、“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

23、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

24、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

25、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26、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

27、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28、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29、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30、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31、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

32、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33、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

34、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35、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36、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37、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

38、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39、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40、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41、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42、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43、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44、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45、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46、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