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法学院之前在济南,现今在青岛;山大(威海)法学院一直在威海。两个学院的师资不同,但一直有交流,之前的谢晖、陈金钊、桑本谦、焦宝乾,最近的肖金明。况且,威海的法律方法论一直独领风骚,并没有拉低本部法学院的实力。
对这个问题有所关注的大多数是学法的和学院的同学。两个学院的学生应当更和睦的交流,虽然招生代码不同,但都属于山大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威海法学院一直以山威法学在宣传。大家没有必要剑拔弩张,都是学法的,何必用一些不友好的词汇。
在2020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法学院(威海)有两位老师获得了重大项目立项。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法学院(威海)有3位老师获得了立项。这已经说明了法学院(威海)的学术科研实力一直在前进,没有必要内争的这么厉害。
分隔符 再次更新
山大法学院(威海)近些年也在一直引进师资力量,如2021年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原厦门大学朱福惠教授就加盟到了威海校区法学院。
这是一个大学的不同校区,但是是分开招生的。
不一样吧,一个在青岛一个在威海,论学术水平,本部的确高于山威,但是考虑到本部老师多,门类全,所以高于山威也是正常,论老师人均的发c率基本持平,所以看自己分数报名就好,而且两校区的学位证毕业证一模一样。
ps,楼上那些人,当年山威比山大先申请到法学博士点,虽然是二级博士点,但是山大当年靠着山威招博士,梁慧星啥的都是在山威招的法学博士,别一个劲地吐槽我们!
话说毕业证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山东大学(威海)实际上是分校,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校区。你看志愿填报的有关书籍就会发现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的投档线差别很大,山大的投档线一般都比山(威)高十几来分。
山大本部真正的校区是6+1的,有六个在济南,一个在青岛(“青岛”仍是青岛校区,不是分校,和威海区别一下)。专业各不重叠。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济南的六个校区是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因为计算机专业在青岛。
但是山(威)不一样,它有专业和本部重叠
至于法学院当然是青岛校区的好哇,毕竟本部比分校高十几二十分,师资和社会认可度当然是本部的高的多。比如山大在某省的录取位次是6000左右,而山(威)可以到10000左右。专业孰好孰差想必不用我说。我姑且这么理解,轻喷。话说回来,法学当然还是本校的强。
小声bb:同学,学长建议你不要来山大,真的。校区分散真的让人很难受,毫无大学体验,就酱
基于评论区有人提出异议对我表示怀疑那我只好上图
不管山大怎么宣传,其实山威和山大就是两所学校,包括哈工大其实可以说中国有三所哈工大,两个山大,以此类推,只要是招生代码不同就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如果不想被这种无聊的东西缠绕三年乃至一辈子,就不要选择这种学校,个人建议。
这就算是两个不同的学校的学院
譬如山东大学的法学院和青岛大学的法学院,师资和教学环境等基本都不一样,之间的交流也不多。
但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和山东大学的法学院拿到的毕业证书上都写着山东大学四个字,当然学校编码是不一样的。
这是19年人大夏令营网申的界面,但不是所有学校都注意到这个问题。
所以我奉劝一句部分山威法学院的同学,保研申请学校的时候,不要弄虚作假,请写贵院的全称好吗?
很多学校的行政老师不知道山大的这种特殊情况,而教学的老师一般是知道的,但他们问你来自哪个校区的时候你已经在面试了(入营材料的审核一般来说是行政老师的工作)。一般来说夏令营只要入营,被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所以山大法学院的同学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如果有备注栏,请注明山大法学院在青岛,与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并不相同。 (威海法学院法学专业人数基本与本校法学院一样,而其保研名额相对较少,则会使本校法学院的同学在排名上相对处于劣势,当然你是前五的话,应该影响不大)
两个就是不一样的学校,肯定选山大的呀!三威算什么。
俺是外校的,和两个法学院都无利益关联,但很巧的是,作为山东人,我两个学院都有同学就读
情况是,官方说法:两个校区
民间说法:分校
原因是:1.本科招生代码不统一,这个绝对重要!!! 毕竟社会都挺看重这个的 2.如果一直是校区也就罢了,偏偏在山威三十多年的时光里,有二十年的分校,是那种毕业证书上印着分校的,目前三十多岁山威毕业的,人家真的是“威海分校”出来的
这种历史因素,也是山威在山东的录取 平均分 一直干不过海大。但随着校区统一,威海的分一直在涨,外省有些能超海大
具体的学术啥都,我没读过,就不瞎说了
不过有个事提一下,山威从19级开始法学本科大类招生,200个人左右,140个去法学,60个去社会工作与政治学。我同学说,后面那60个人,大多数都是被迫去的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和山东大学的法学院是有区别的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